Pages

Friday, July 25, 2025

July 25 (F,) 2025 Weekly fb fun pics sharing




Found some old quick sketches and drawing drills for watercolor paintings and design classes when I was a student, long time ago.








Creating anytime, anywhere, particularly, when listening to the radio.






Thursday, July 24, 2025

July 24 (Th,) 2025 The Great Recall Movement in Taiwan/Formosa


Krystal Huang
The Great Recall Movement in Taiwan/Formosa, since Feb. 1, 2025 to present date, detailed info, see attached below for reference.

On July 26, most of the eligible voters in Taiwan will exercise the Constitutional Rights to recall incompetent, pro-CCP regime legislators (including agents of the Cummunist Regime infiltrating in Taiwan with evidence) and elected public officials. The countermovement attempts to stop it from happening.

Issues can involve (openly and implicitly) but not limited to: Taiwan's National Identity orientation/the main political ideology, ethnic groups' dynamics in the power structure, the CCP-regime's infiltration and behind-the-screen operation, and the sensitiv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geo-political challenges...

The anti-recall movement has also been carried out to the fullest, supported by important aides and resources from "somewhere."

Krystal Huang
Detailed info for reference: https://en.wikipedia.org/.../2025_Taiwanese_mass...


EN.WIKIPEDIA.ORG
2025 Taiwanese mass electoral recall campaigns - Wikipedia

Song for toda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AQZVaoA8-M&t=9s


Krystal Huang
In the US. we do see many regional and cross-state "protests" enthusiastically going on!





Tuesday, July 22, 2025

Sunday, July 20, 2025

July 20 (Sn,) 2025 One of those days… Using my language / 一瞥往日情懷: 有朝一日使用我的母語…


附註

能夠提早個小時, 到教室去預設陣勢, 是一種奢侈.
因為這一所在美國中西部的科技學院, 全職的學生大約有兩千多人, 半工半讀的有五
千左右. 算是中小型的學校. 校方預算卡的緊, 教室的使用率非常高. 兩堂課之間的間隔, 只有10分鐘. 對我這麼個時時刻刻需要充分準備的人, 是一大難題.

解決的辦法, 就是表達愿意上一般教師所不喜愛的晨間第一堂的八點鐘 (尤其是在冬季的時候,) 或者自動選上晚間的課, 那麼我就有充足的時間, 做所有的課前的擺陣, 但是並非都能如願以償.

--------------------------------------------------------------------------------------------------------
聯想到以前寫的一篇與上帖有關的小文, 貼在下面:


081622 T

有臉書朋友又很好奇地問她, “妳在美國到底是教什麼的呀, 那科是妳的專長啊?” 她的確教了很多不同的的課程, 談不上什麼特殊專長.很多是因為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的狀況下砍伐出來的 (尤其是最大的絆腳石:當時, 她的博士課程還處於進行式當中. 她在前所大學當非全職教員時, 就是因為不具有博士學位. 到二專當全職教員, 只要碩士學位即可, 但是繼續工作, 擁有收入, 來支付生活所需和完成博士課程費用的目標, 一直沒有改變).

她教的這個兩年制科技學院 (類似以前臺灣的二專,) 並非常春藤之類高大上性的學術研究機構. 它的基本的功能就是, 幫助學生學得專業技能, 以便廣開就業, 服務社會機會之門, 也協助家境背景困難而無法去讀四年制大學的學生, 來這裡修人文社會學科等等基本共同課程/general education. 而跨越所有共同課程的教學目標, 綜合起來有四項: Think critically, Value Diversity, Model Integrity, and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兩年制學院州政府聯邦政府有提供各項學費補助). 學生學得的學分, 可以帶著, 以便轉到四年制的大學.

基本上很多學生, 對社會學科是不太感興趣的, 因為一般中下階層和勞工階級的學生, 大多是非傳統的 (除了那些準備轉到四年制的傳統學生之外, 很多是已有家庭, 承擔重任; 有些是因為快速工商社會轉型而被迫離職自動離職, 重修課程, 補修學分, 再修學位, 或為了績效升等的種種理由, ) 每天為了家庭工作累得不成人形, 再拖個半條命來上課 (尤其是晚上的課程, 最具挑戰性), 很難有那個雅興, 來上這些看不著摸不見, 時時要做一些 “高談闊論” 的東西, 而且很多是必修的, 選修的只是點綴點綴. 而學生最基本上的共識是, “學這些不切實際的課程, 到底能夠幫助我就業嗎?”

這是一個過度強調個人存在與愛自由的國家, 學生高興要不要學, 愛學不學的決定本事, 是很大的. 教育商業化,已經是絕大多數學校, 心照不宣的經營法則, 而顧客永遠是對的, 是教師們默認於心的金科玉律. 為了符合手腦並用的教育原則 (科技專業科系結合社會人文課程), 她們身任社會科學的教授團, 往往必須另闢蹊徑, 讓教學活潑生動化, 引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願意來教室或網路上課. 這也就是為什麼科技學院, 是非常重視教育理論中的實踐部分, 或教育方法論/andragogy (教員在做學術研究的部分, 不怎麼要求, 而是把重點放在如何把書教好這個層面上) 學習活動的設計, 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習效果的評估, 以達到教學的目標, 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經過一番申請工作, 面試, 試教, 與種種程序之後, 她在接受聘書之時, 按契約規定要教三種不同的學科 (three preps), 那是根據受聘者的主修輔修以及相關的領域 (很不巧她剛好有 四個主修和四 個輔修) 以及工作的經驗而定. 所以她剛開始教第一學期的科目是: 社會學, 心理學, 和美國當代社會, 一共是六堂課,因為両堂社會學之一是用 ITV 電視遠距教學,又是新任教員,所以抵掉一堂, 不用教七堂課. 即一學年要教 36 到 42 個學分,因此待遇是相對稱的· 可想而知,這全然是個教書匠的工作環境,學術研究是不特別要求的. 又那時學校開始推廣網上教學, 所以, 她就把還在隔壁州明州尼蘇達的研究所就讀的博士課程轉到科技教育, 以增強她在這個龍蟠虎踞的學校存活下來的機會. (因為她自己的學費, 貴得像墳仔坡打鼓- 驚死人! 若保不住這個工作, 她是無法完成學業, 更無顏見江東父老!)

俗話說 “新師上任 三把火… 不輸人不輸陣,輸人輸陣歹看面,” 又是在一片白茫茫的場景中, 撐著唯一的一張貼著臺灣標誌的黃臉孔, 做好的是看不到, 一旦言行稍微不合尺度, 可能要面對各式各樣的放大鏡來觀照, 再加上新任教師前 三 年緊迫盯人的教學評鑑, 為了增加教學的光點, 她也就把一些老神在在的資深教員, 不太喜歡教的課程, 授課方式, 或活動 (比如美國當代社會, 幾乎是每位教師都不愛教的課, 為什麼呢? 因為這一堂課 是綜合社會學, 心理學, 經濟學, 和國際政治等, 類似總匯的課程, 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做教材準備, 並且牽涉到日常社會的現況與變化, 教學資料必須時時修正更改和翻新論點, 所以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科目, 還有那多元化社會與種族族群理論和實際這門課, 因為涉及到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 保守的人們相當抗拒這種課程內容, 而這也會影響到學生對老師的教學評鑑. 至於透過視訊的遠距教學 - ITV /Interactive TV, and Teleconference Delivery, 師生皆不喜歡 ) 就像個拼命三娘一般的招攬過來做, 校方與同事, 也樂此不疲樂觀其成. 後來通過了 三 年的教學評鑑, 工作是穩定了下來, 也開始對一些相關的課程, 真正感到興趣, 比如社會問題, 人際關係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美國政府, 和她最喜歡的藝術概論, 這些與她自己的主修與輔系有相關的課程, 一個個地設計出來, 嘗試去把它們教好, 並且積極參與這些有趣課程的線上以及面對面等等教學與活動.

總之, 如前所言, 這個科技學院, 並非什麼高深的研究學術研究機構. 而她所教的, 往往是一些入門基礎課程 (Introductory Courses). 對很多中下階層的學生而言, 這可能是唯一的機會來學習社會人文學科. 這當師父的, 能把他們適度地引進門, 播下有興趣的種子, 也許將來, 在他們工作與生活穩定了之後, 可能還有其他機會想要繼續深入學習, 了解這些她所喜愛的, 卻是被一般人認為是 “不切實際的人文社會學科” 的知識與奧妙.

她深切地認為, 人文社會學科的基本要義, 就是使得人類能夠從自古以來, 種種幽冥桎梏意識形態的假象中解放出來, 這尤其是要依靠獨立思考能力與判斷 (Think Critically – the first core value) 的涵養, 這也是各個學校所強調的. 人文社會學科學習的重要性, 是維護健全的國民與社會, 對抗不公不正, 剝削壓榨, 違反人性的虛假錯誤意識 (false consciousness) 寶器. 這也就是為什麼她賣心賣力地, 一定要把這些入門課, 教得生動有趣. 因為這個過程本身, 就是一種深具心靈解放, 充滿著期待, 又是舒坦快樂的分享.

任教於科技學院, 其實, 那是一個千載難逢自我教育的機會! 也確實感受到莊子為什麼要慨嘆生有涯知無涯的心態. 那時天天教書教得天昏地暗何似在人間, , 更重要的是這種二專, 特別熱衷於種種校內校際之間的教學活動, 時時有機會到處廣結善緣. 她曾在一篇雜文中提到, 雖然教的不是名校, 不像那些著作等身的教授學者, 桃李滿天下, 而她呢, 論質而言, 是比不上孔子教出的學生, 而這些來向孔子求教的人兒, 大多也絕非是等閒之輩. 在成就方面, 眾所周知在德行一項出眾的有:颜回/子淵, 閔损/子騫, 冉耕/伯牛, 冉雍/仲弓; 在言语方面有宰予/子我、子貢/端木赐; 在文学方面有言偃/子游,卜商/子夏等等. 而她呢, 可沒有如此天大的成就! 但是就量而言, 的確是比孔子教出來的多了很多. 雖然她的學生無法各個成德達材, 倒也是番薯花牽牛花處處開花. 很多時候, 她到一些公私立機構辦事, 都會遇到以前她教過的學生, 被禮遇的機會常常發生. 後來她一面教書, 一面繼續跨州求學, 終於把學位完成了, 卻也打消了想到 四年制學校的折騰. (小插曲一斷: 以前曾經在一個 4年制的大學, 教了 三 年非全職的工作, 薪俸有限, 而且能教的課程只有社會學, 想想看, 連續 三年都在教同一個課程,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呀! 碰巧那時候多元化社會理論課程需求方興未艾, 她向學校表示願意嘗試教這個課, 但是因為沒有博士學位, 資格不合而作罷).

透露個小秘密: 那時候她幾乎把學習與準備種種課程當本業, 這上講臺教書 - 就算是錦上添花的工作吧!

說實在話, 她只有在當一個教育工作者之後, 才開始真正地深入了解社會學, 以及其他相關的美妙有趣的知識 (以前在臺灣和美國學的, 老實說, 一片霧煞煞地), 而且對社會的的實相, 有了多種層度與面向的了解.

本來以為只要寫幾行字, 想不到卻拉拉雜雜寫的一大段. 簡而言之, 就算是一個經驗分享吧.

Thursday, July 17, 2025

July 18 (F, ) 2025 Weekly fb fun sharing and special songs for tonight!







To defend Taiwan's hard-earned freedom and democracy, the whole year's efforts, including frequent intimidations, death threats, and verbal abuses from the opposition Parties, imposted on those who dare to stand up against wrong doings, will culminate on July 26. Many voters will exercise the Constitutional rights to recall incompetent, pro-CCP regime legislators and public officials.

The "Great Recall," a large scale of social movement through citizens' awareness of the imminent danger laid out by the CCP regime through infiltration and influencing the pro-regime representatives, stems from a period of political turmoil following the 2024 elections, which resulted in a divided government.

Later, the opposition KMT-TPP two Parties' alliance (Ya, similar to the US., two houses, dominated by GOP) introduced several controversial measures, including over-expanding legislative powers, budget cuts to weaken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ength, and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Furthermore, some KMT members openly invited the CCP regime’s collaboration, raising concerns about potential foreign influence.

Maybe, this is an over-simplified expression and not a proper analogy. About 31 pro-CCP regime law-makers and officials act like the Ukrainians asking Russia's support...!

Krystal Huang   Songs for tonight.
與挺臺灣, 熱愛臺灣的您, 共享這首歌抒情歌.
不挺臺灣, 不熱愛臺灣的朋友, 聽聽無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AQZVaoA8-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kddveTQWD8




------------------------------------------------------------------------------------------------------------------
Krystal Huang
https://www.theguardian.com/.../stephen-colbert-late-show...


THEGUARDIAN.COM
The end of Stephen Colbert’s Late Show is a concerning nail in the coffin for comedy | Jesse Hassenger
The end of Stephen Colbert’s Late Show is a concerning nail in the coffin for comedy | Jesse Hassenger


Krystal Huang
Thanks to Marcie's sharing.







Friday, July 11, 2025